GB/T 2423.5-2019《環境試驗 第2部分:試驗方法 試驗Ea和導則:沖擊》 是 中國國家標準,用于評估電工電子產品及其組件在機械沖擊條件下的性能和可靠 性。該標準等同采用國際標準 IEC 60068-2-27:2008,適用于模擬產品在運輸、使用或安裝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沖擊環境。以下是該標準的核心內容及試驗方法要點:
一、標準概述
標準名稱: 《環境試驗 第2部分:試驗方法 試驗Ea和導則:沖擊》
實施日期: 2019年12月1日 替代標準: 替代了 GB/T 2423.5-1995(沖擊試驗)和 GB/T 2423.6-1995(碰撞試驗)。
適用范圍: 適用于各種電工電子產品及其組件(如不帶包裝的樣品,或包裝視為產品一部分的樣品),通過模擬實際運輸或使用中的沖擊條件,評估其抗沖擊能力。
二、試驗目的
暴露機械薄弱環節:
通過沖擊試驗發現產品設計、材料或裝配中的缺陷。
評估性能下降或累計損傷:
檢測沖擊引起的結構變形、電氣性能退化或功能失效。
驗證結構完整性:
確保產品在沖擊后仍能保持原有功能和安全性。
質量控制手段:
作為產品出廠檢驗或研發階段的可靠性驗證依據。
三、試驗條件
沖擊脈沖波形
半正弦波:最常用,適用于模擬實際運輸中的沖擊(如跌落、碰撞)。
梯形波:適用于特定場景(如機械振動引發的沖擊)。
后峰鋸齒波:用于復雜沖擊環境(如航天領域)。
四、試驗設備要求
沖擊試驗臺: 配備半正弦波、梯形波或后峰鋸齒波發生裝置。 加速度測量精度:±5%。
傳感器: 使用壓電式或應變片式加速度計,量程覆蓋測試范圍。
測量系統: 新增低通濾波器要求(截止頻率≥1 kHz),確保測量數據準確性。
樣品固定裝置: 樣品需牢固固定,避免額外振動或旋轉。
五、試驗步驟
樣品準備:
樣品需在標準大氣條件(23℃±2℃,50%RH±5%)下預處理至少24小時。 記錄初始狀態(外觀、電氣性能、功能)。
固定樣品:
使用夾具將樣品固定在試驗臺上,確保沖擊方向符合實際使用或運輸條件。
執行沖擊:
按照選定的嚴酷等級設置峰值加速度和脈沖持續時間。 對樣品進行三次沖擊(沿X、Y、Z三個軸向各一次)。
中間檢測(可選):
在沖擊過程中或結束后立即檢查樣品狀態(如外觀、電氣性能)。
恢復階段:
樣品在標準大氣條件下恢復至少2小時,確保去除殘余應力。
最終檢測:
檢查外觀(裂紋、變形、松動)、電氣性能(絕緣電阻、功能)及機械性能(結構完整性)。
六、判定標準
外觀檢查: 無明顯破損、裂紋或松動部件。
電氣性能: 絕緣電阻≥1 MΩ(視產品要求而定),功能正常。
機械性能: 結構無變形,活動部件無卡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