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航空航天領域,材料需在極端真空與高溫并存的環境下穩定服役,其可靠性直接關乎飛行安全與任務成敗。真空高溫試驗箱作為模擬太空環境的核心設備,通過精準控制真空度與溫度參數,為航空航天材料提供嚴苛的可靠性測試,成為研發與質檢環節的關鍵保障。
真空高溫試驗箱集成了高真空系統與高溫加熱技術,可實現 1×10?? Pa 至常壓的寬范圍真空度調節,同時溫度控制范圍覆蓋室溫至 1200℃(部分型號可達 1600℃),滿足不同材料的測試需求。設備采用分子泵、機械泵組合的抽真空系統,配合全密封不銹鋼腔體,確保真空環境穩定無泄漏;加熱模塊則采用硅鉬棒、鎢絲等耐高溫材料,結合 PID 智能控溫算法,使溫度均勻性達到 ±3℃,波動度≤±1℃,為材料提供均勻、穩定的測試環境。
極端環境模擬:通過模擬太空真空、太陽輻射導致的高溫環境,測試航空航天材料(如鈦合金、碳纖維復合材料、高溫陶瓷等)在真空高溫下的熱膨脹、熱應力、揮發性能及結構穩定性,提前發現材料分層、脆化、性能衰減等問題。
多參數協同測試:支持真空度、溫度、時間等多參數聯動控制,可設定階梯式、循環式測試程序,模擬材料在航天器發射、在軌運行等全周期的環境變化,為材料壽命預測提供數據支撐。
安全防護與監測:配備真空度異常報警、超溫斷電保護、過壓泄放裝置等多重安全機制;內置真空計、熱電偶等傳感器,實時監測環境參數并生成數據曲線,確保測試過程安全可控。
航空發動機部件測試:對渦輪葉片、燃燒室等部件的高溫合金材料進行真空高溫疲勞測試,評估其在極端工況下的蠕變性能與抗氧化能力,優化發動機設計。
衛星材料驗證:測試衛星太陽能電池板、隔熱瓦等材料在真空高溫下的光電轉換效率、熱防護性能,確保設備在太空環境中穩定運行。
航天密封材料評估:針對密封圈、涂層等材料,模擬真空高溫環境下的密封性能與老化情況,防止航天器氣體泄漏或結構失效。
真空度與溫度指標:根據材料測試需求,優先選擇真空度極限值、溫度范圍及均勻性滿足標準(如 GB/T 2423.21 等)的設備。
腔體尺寸與負載能力:結合試樣大小、數量選擇合適容積的試驗箱,確保足夠的空間用于材料放置與氣體流動。
智能化與擴展性:支持遠程控制、數據云端存儲的設備可提升測試效率;預留氣體通入、壓力調節等擴展接口,便于未來升級復雜測試場景。
真空高溫試驗箱憑借其精準的環境模擬能力與嚴苛的測試標準,成為航空航天材料可靠性驗證的 “試金石”。從材料研發到產品量產,它以數據為依據,助力科研團隊突破技術瓶頸,為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高質量發展筑牢基礎。